系统思维简介,顺便讨论其用于可靠性
吴金闪
系统科学学院
北京师范大学
报告的目的
介绍一下系统思维
介绍一下教育系统科学
分享一下我自己关于系统思维如何帮助可靠性的思考
顺便:随时打断我问问题
内容提纲
系统思维
元素、相互作用和系统
对象视角
上下左右贯通
从系统思维到系统科学
教育与系统科学
知识的层次,尤其是学科大图景
知识的上下左右贯通
用于可靠性研究和实践?
系统思维
系统思维和系统科学
系统科学首先是科学——测量、概念和数学建模、实验检验、系统化、批判性思维
脱离开科学讨论思维是非常危险的
但是,在时时刻刻注意到这个危险的前提下,深入理解系统思维也不是坏事
什么是系统
系统有外界,可以和外界的其它系统合起来构成更大的系统
例如,教育、经济、科学研究这些系统
例如,学科体系
系统有内部:元素、元素间的相互影响
一般要求系统内部的相互影响远远超过系统和外界之间的相互影响
什么是系统,续
如果外界和系统的联系实在非常紧密,仅仅当作认知结构上的模块也可以
例如,面向对对象的编程
例如,面向过程的编程的子程序
例如,绝大多数问题都不是单学科的,但是,我们往往从某个角度某各学科来关注这个问题
系联性思考
层次性思维和类比思维,发现典型结构:
把世界看作是具有层次关系的子系统构成的大系统
子系统之间存在同层内和跨越层次的关系
这到底是世界本来就是如此?
还是我们人类的认知能力有限,只能强加上去这个结构模式?
对象视角
把面向对象的编程拓展到认识世界
从系统的外部、内部、接口三个角度来认识一个系统
每一个层次可以基本独立
关注外部的时候,只看接口不看内部
关注内部的时候,只看接口不看外部
举个从对象视角看学科的例子
从对象视角看学科的例子
一个学科从纯粹外面看,看得是这个学科的(外部)
典型学科责任(和世界还有其它学科的关系)、
典型研究对象
典型研究问题
从对象视角看学科的例子
一个学科从在考虑进入到里面的人来看,看得是这个学科的(接口)
典型思维方式
典型分析方法
从对象视角看学科的例子
一个学科真的要学懂,看的是这个学科的(内部以及内外联系)
概念网络
实际研究对象、实际问题、概念、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(概念的形成过程,概念用于提出和解决问题,其中创造或者体现的思维)
上下贯通
真的要理解一个系统,则需要把外部、内部、接口联系起来
回到学科的例子
从多个具体事物的“合起来数一数”抽象为“加法”
从多个概念的抽象过程,理解到“抽象”的含义
运用“抽象”,来进行新的抽象,或者理解新的抽象概念
内部和外部联系起来
系统+科学的“科学”
通过把上面的系统思维用于提出和解决问题,发展形成典型分析方法,充实概念网络,就是系统科学
可计算可检验是科学的基本要求
理论(提炼出来的概念、模型、思维方式、分析方法等)本身最好还具有系统性
寻找描述世界的结构和方法,用于描述尚未构成专门学科的对象,或者体现系统思维的作用的对象
系统科学小结
上下左右贯通:联系$^{1}$,联系$^{2}$,联系$^{3}$;从孤立到有联系,从直接到间接,从个体到整体,从整体看个体
双向涌现:More is Different, More is The Same(一片两片三四片,构成系统出涌现;五片六片七八片,飞入系统都不见)
认知论和类似数学:从具体系统中来,成为一般(概念、方法、思维),到具体系统中去
教育系统科学
系统科学用于对教和学的研究
帮助学生学得更好,帮助教师教得更好的研究和实践
学习本身的目标是提出和解决问题,创造和创造性地使用知识,欣赏知识的创造和创造性使用
如何实现这样的教和学呢?
知识的层次
知识的层次和高层知识生成器
事实性程序性知识
学科概念
学科思维等学科大图景
一般性人类思维、教和学的方法
学科大图景
典型研究对象
典型研究问题
典型思维方式
典型分析方法
和世界以及其他学科的关系
一般性人类思维
批判性思维
系联性思考
成长型思维
理解型学习
做中学、教中学、创造中学
知识的联系
层间联系和层内联系
人类知识高速公路:相互联系的知识
理解型学习
上下联系:上层生成下层,上层来自于对下层的抽象和总结
左右联系:同层内知识也具有相互依赖的关系
理解型学习:运用了上下左右的联系来学习的过程
机械式学习:孤立知识点,通过重复练习来学习的过程
为了做理解型学习,可以稍微学点
概念地图
关于“能力”和“知识”
能力是知识和问题间的联系,我们发现“用知识来提出和解决问题”需要
思维层(第三层第四层)的知识
学科概念层和事实性程序性的知识
喜欢面对挑战性问题的习惯
在我们的概念体系中,没有独立的能力层,
能力就是使用(高层)知识来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意愿和习惯
知识和学习小结
知识的联系和层次
高层知识生成器
学科大图景
一般性人类思维(批判性思维、系联性思考)和理解型学习
上下左右贯通
创造知识、创造性地使用知识
从创造中,通过上下左右贯通,学会创造
教、学和研究的道
以高层知识生成器为目标的理解型学习,不仅仅可以帮助学习,还可以帮助创造和创造性地使用知识
人类知识高速公路的建设、概念网络上的针对学习顺序和检测的数学建模,配合实验检验,脑科学基础研究,正好可以发挥系统科学的作用
那可以帮助到可靠性的研究和实践吗?
系统科学帮助可靠性?
可靠性的典型研究对象、典型研究问题、典型学科责任
可靠性的典型思维方式(系统思维)、典型分析方法
可靠性的案例、概念网络
贯通起来,实验和实践检验
可靠性学科大图景
已经在建设的四层学科知识体系
汉字网络
中小学数学
中小学物理
英文单词
微积分、线性代数、概率论、统计学、系统科学
微积分概貌
微积分概念网络
吴金闪的教学和研究
带回家的信息
系统思维(系联性思考)包含:
对象视角——外部、内部、接口尽量分开
联系和联系的上下左右贯通
系统科学(系统思维+科学)可以帮助到教和学的研究和实践,形成教育系统科学
系统科学,由其是教育系统科学,可以帮助到可靠性研究和实践
有兴趣可以读一读吴金闪
《系统科学导引》
一起来,科学化可靠性研究和实践?
梳理案例、概念、分析方法、思维方式及其联系
形成可靠性的四层知识体系
促进学科发展,教和学,工程应用